在刚刚结束的亚冠联赛附加赛(或称预选赛阶段)中,出战的三支中超球队遭遇了全线溃败,未能闯入小组正赛。山东泰山队、上海海港队以及广州队均折戟沉沙,其失利过程一个比一个令人扼腕,尤其是被视为夺冠热门的上海海港主场0比3惨败于泰国巴吞联队,堪称其中最令人失望的一场败仗。
山东泰山队作为上赛季中超亚军,在比赛中展现了一定的韧性,但最终仍以一球之差憾负对手,其出局方式虽令人遗憾,但尚存一丝悲壮。而年轻的广州队由于自身阵容结构问题,以较大比分落败,其结果在多数人预料之中,更多地被视为为未来成长所交的学费。
然而,最让球迷和媒体感到难以接受的,是上海海港的失利。坐拥豪华阵容、身为本赛季中超领头羊的他们,在主场上海浦东足球场数万球迷面前,表现堪称灾难。面对来自泰国的巴吞联队,海港队攻防两端全面失灵,中场组织混乱,防守漏洞百出,最终被对手连灌三球,遭遇一场彻头彻尾的完败。这场比赛不仅暴露了球队在战术准备、临场状态和心理抗压能力上的巨大问题,其缺乏斗志的表现更是被批为“最丢人”的一战。
这场集体性的失利,所带来的后果远不止于当下的失望。根据亚足联的技术积分规则,各会员协会的亚冠席位分配直接与其旗下球队在亚冠赛场上的成绩挂钩。近年来,中超球队或因战略放弃、或因实力不济,在亚冠战线上的表现持续低迷,导致中超的技术积分已不断下滑。
此次三队全军覆没,无一进入正赛,意味着在本赛季的亚冠积分上,中超将再次“颗粒无收”。这无疑会进一步拖累中超在亚足联的技术排名,未来被身后的其他协会(如泰国)超越的风险急剧增大。长此以往,中超所拥有的“2+2”的亚冠席位(2个直接晋级小组赛名额+2个附加赛名额)很可能将进一步缩减,未来或许只剩下1个直接名额,甚至更少。这意味着中超球队通往亚洲最高级别俱乐部队赛事的道路将变得越来越窄,整个中国足球的对外竞争力和曝光度也会随之下降。
此次兵败,如同一面镜子,清晰照见了中超联赛在金元热潮退去后所面临的真实困境:本土球员实力断层、外援依赖症后遗症、俱乐部运营可持续性差以及整体竞技水准与亚洲顶级差距拉大。若不能进行深刻反思并从青训、联赛健康和球队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务实改革,类似的惨案或许不会是个例,中国足球在亚洲赛场的冬天,可能才刚刚开始。